• <dd id="0yyff"></dd>

    <th id="0yyff"><track id="0yyff"></track></th>

    <rp id="0yyff"></rp>
    <dd id="0yyff"></dd>

      
      
      1. <em id="0yyff"></em>
        6

        得百寧(利多卡因凝膠貼膏)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利多卡因凝膠貼膏
        英文名稱:Lidocaine Cataplasms
        漢語拼音:Liduokayin Ningjiaotiegao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為利多卡因,化學名稱為:N-(2,6-二甲苯基)-2-(二乙氨基)乙酰胺
        化學結構式:

        分子式:C14H22N2O  分子量:234.34

        【性狀】
        本品為膏體均勻涂布在背襯上并在膏體表面覆蓋薄膜的凝膠貼膏劑。膏體為白色至淡黃色。

        【適應癥】
        用于緩解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用于無破損皮膚。

        【規格】
        每貼(14.0cm×10.0cm)含膏量14g,含利多卡因700mg 。

        【用法用量】
        本品用于無破損皮膚, 覆蓋疼痛最嚴重的區域。按處方量貼敷(單次同時最多使用3貼),24小時內累計貼敷時間不超過12個小時。患者可根據疼痛部位面積,在除去塑料覆膜前用剪刀將本品剪成小塊使用。虛弱病人或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議減小使用面積。
        患者使用時若產生刺激或灼燒感無法耐受,可以移去藥物直到刺激感消退后再重新使用。
        當本品與含局麻藥的制劑合并使用時,必須考慮所有制劑的總吸收量。

        【不良反應】
        1、全身性(與劑量相關的)反應
        合理使用本品時由于吸收劑量小,發生全身性反應的可能性較低。利多卡因全身性反應本質上與其他酰胺類局麻藥類似,包括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和/或抑制(嗜睡、感覺異常、驚厥、昏迷和呼吸抑制等)。其中,中樞神經系統興奮的反應可能很短暫或不會發生,在這種情況下,首先可能表現為嗜睡或昏迷。心血管表現可能包括心動過緩,低血壓和心血管衰竭導致的心臟停搏。

        2、局部用藥反應
        本品使用期間或使用后,皮膚使用部位可能會立刻產生刺激、瘙癢、局部感覺異常、變色、脫色、灼燒感、皮炎、紅斑、丘疹、水泡、青腫、水腫、脫皮、或瘀點。這些癥狀通常輕微、短暫,且為一過性,幾分鐘或幾個小時內自然緩解。

        3、過敏反應
        利多卡因可能導致過敏或過敏樣反應,但發生的可能性極低。其特點為:血管性水腫、支氣管痙攣、皮炎、呼吸困難、過敏、喉痙攣、瘙癢、休克和蕁麻疹。若發生以上癥狀,應采取相關措施。皮膚敏感性檢測結果不適用于對本品過敏性不良反應的預測。

        【禁忌】
        對于酰胺類局麻藥有過敏史的患者,或對本品其它成分有過敏史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1、兒童意外接觸
        使用過的本品仍含有大量利多卡因。盡管該危險至今未被評估,但兒童或寵物一旦咀嚼或吞噬新的或使用過的本品,有可能產生嚴重不良反應。應妥善保存、處理本品,確保兒童、寵物或其他人接觸不到本品。

        2、慎用
        (1)嚴重肝病患者:因其肝臟不能正常代謝利多卡因,發生利多卡因中毒的風險較大。
        (2)對于對氨基苯甲酸衍生物(普魯卡因、苯佐卡因等)過敏的患者,未發現使用利多卡因后出現交叉過敏。然而,有藥物過敏史的患者應慎用本品,尤其是對過敏原不確定的患者。

        3、使用注意
        (1)破損皮膚:盡管未經測試,但在破損或有炎癥的皮膚上給藥時,可能會導致利多卡因吸收量增加引起的血藥濃度增高。本品僅用于無破損皮膚。
        (2)外部熱源:不推薦在利多卡因凝膠膏上方放置外部熱源如熱的墊子、電熱毯,雖然沒有對這些情況進行過研究,但這些情況有可能提高血藥濃度。
        (3)眼部接觸:盡管沒有相關研究,但是根據動物使用類似制劑產生的嚴重眼部刺激的情況,應該避免眼部接觸本品。若眼部接觸到本品,應立即使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以保護眼睛,直至感覺恢復。
        (4)接觸過本品后必須洗手,洗手前避免接觸眼部。從包裝袋中拿出本品后應立刻使用,不要將本品存放于密封包裝袋外。將使用過的本品的粘性膏體面對折(使粘性膏體一面自動相粘)后棄置,使兒童和寵物不會接觸到。
        (5)本品遇濕后會失去粘性。避免接觸水,例如沐浴或游泳。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1、孕婦
        未進行孕婦使用本品的相關研究。在大鼠中進行了利多卡因對生殖影響的研究,利多卡因皮下給藥達到30mg/kg時沒有發現對胎兒有損害。但是,在妊娠婦女中沒有進行充分的、良好的對照研究。因為動物的生殖研究結果不能預測人類的反應,只有在判斷治療上的益處高于危險性時才使用。

        2、分娩
        未進行在分娩時使用本品的研究。利多卡因在分娩時無禁忌。一旦本品與含利多卡因的其它藥物合并使用,應考慮全部制劑的總劑量。

        3、哺乳期婦女
        未進行哺乳期婦女使用本品的研究。利多卡因可分布至母乳中,且母乳/血漿藥物比率為0.4。本品應慎用于哺乳期婦女。

        【兒童用藥】
        小兒用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確立。
        【老年用藥】
        注意老年患者的身體狀態和貼敷部位的皮膚狀態,參考【用法用量】。
        【藥物相互作用】
        抗心律失常藥:服用一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如妥卡尼、美西律)的患者應慎用本品,因為毒性作用可能產生疊加或協同。
        局部麻醉藥:當本品與其它含局部麻醉成分的藥物合并使用時,應考慮所有制劑的總吸收量。
        【藥物過量】
         利多卡因經由皮膚吸收導致的藥物過量罕見。當給藥面積或貼敷時間超出規定的用法用量時,可導致利多卡因吸收過多,血藥濃度增高,進而導致嚴重不良反應( 參見【不良反應】)。

        利多卡因血藥濃度高于5μg/ml時會產生毒性。利多卡因血藥濃度由全身吸收、清除率決定。長時間使用、多于規定劑量使用、用于年齡小的患者或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都會導致利多卡因血藥濃度升高。本品在以規定劑量使用時,血藥濃度平均峰值為0.13μg/ml,但在有些個體中高于0.25μg/ml。

        在無局部大量使用本品或過量給予口服利多卡因的情況下,毒性癥狀的評價應考慮其它原因,或來自于其它途徑給予的利多卡因,或其它局部麻醉劑過量。

        非禁食雌性大鼠口服利多卡因時,LD50 是459(346-773)mg/kg(以鹽酸鹽計算),而禁食雌性大鼠口服利多卡因時,LD50是214(159-324)mg/kg(以鹽酸鹽計算),根據體表面積換算,分別相當于4000mg和2000mg的人體劑量(60-70kg)。

        當疑似利多卡因過量時,應檢查血藥濃度。藥物過量的處理方法包括密切監測、支持治療和對癥治療。在治療急性利多卡因過量時,不推薦透析。

         

        【臨床試驗】
        在國內15家醫院進行了隨機、雙盲、安慰劑平行對照、多中心臨床試驗,設置4周治療期。試驗共入組242例患有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患者,其中試驗組122例、安慰劑組120例。試驗以用藥第4周平均VAS評分下降差值作為主要療效指標。結果顯示,用藥第4周平均VAS評分下降值分別為, 試驗組2 0 . 4 6 ± 1 9 . 3 8 m m(22.23±19.39mm),安慰劑組7.98±14.33mm(8.72±14.61mm),兩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第2周、第3周、第4周平均VAS評分下降差值兩組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即從用藥后第2周開始試驗組每周VAS評分下降值均高于安慰劑組。次要指標中,用藥第4周VAS評分較基線下降30%及以上的患者,試驗組有59例(55.66%),安慰劑組有21例( 2 0 . 7 9 % ) , 兩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5)。下降達到50%及以上的患者,試驗組有39例(36.79%),安慰劑組有12例(11.88%),兩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第四周采用McGill疼痛問卷簡表進行多維度評價,將用藥第4周疼痛評級指數(PRI)和現時疼痛強度指數(PPI)進行對比,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對跳動性疼痛,齒咬般的持續疼痛,沉重、壓抑性的疼痛改善明顯(P<0.05)。安全性評價方面,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3例,10.92%)與安慰劑組(15例,13.16%)沒有統計學差異,兩組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均為皮膚類局部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皮膚發癢、紅、痛等。其中試驗組有11例(18例次),除1例揭藥時疼痛加劇為重度、1例紅斑和丘疹為中度外,其余均為輕度。安慰劑組有9例(17例次),均為輕度。

         

        【藥理毒理】
        藥理作用
        利多卡因是一種酰胺類局部麻醉劑,通過抑制神經細胞膜的鈉離子通道起到穩定神經細胞膜,阻斷神經興奮與傳導的作用。

        本品給藥后,利多卡因進入完整皮膚,可以產生鎮痛作用但不足以產生完整的神經阻滯。毒理研究

        遺傳毒性

        在微粒體代謝活化體系中,鹽酸利多卡因對沙門氏菌/哺乳動物細胞未見致突變作用,在人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實驗和小鼠微核試驗中亦未見致染色體畸變作用。

        生殖毒性
        大鼠皮下給與利多卡因達30mg/kg時未見對胎仔有損害。

        致癌性
        在大鼠中發現較少量的代謝物二甲苯胺有致癌性。使用本品后,該代謝物的血藥濃度可忽略不計。

        【藥代動力學】
        吸收: 本品中利多卡因的全身性吸收量與用藥時間、接觸面積直接相關。在藥代動力學研究中,將3貼本品用于健康志愿者背部的完整皮膚,用藥面積為420cm2[Maxy6] ,用藥時間為12小時。在用藥期間和除去本品的12小時后,收集血液樣品,測定利多卡因濃度。結果見表1。

         

        當依據規定的用法用量給藥時,本品中的利多卡因僅有3±2%能夠被吸收。至少95%(665mg)利多卡因殘存于使用過的本品。利多卡因血藥濃度平均峰值為0.13μg/ml(大約為治療心律失常所需濃度的1/10)。3貼本品同時使用,用藥時間12個小時(每日推薦最大劑量),每天一次共三天,顯示利多卡因血藥濃度不會隨著每日給藥而增加。15個健康志愿者,平均血漿藥物代謝分布見圖1。

         

         

         

        圖1 健康志愿者(n=15),每天3貼使用12小時,連續3天給藥的平均血藥濃度。

        分布:健康志愿者靜脈給予利多卡因后,分布容積為0.7-2.7L/kg(平均1.5±0.6 SD, n=15)。在使用本品所產生的血藥濃度下,約70%利多卡因與血漿蛋白結合,主要與α-1-酸性糖蛋白結合。在更高的血漿濃度下(含有1-4μg/mL游離利多卡因),利多卡因與血漿蛋白的結合具有濃度依賴性。利多卡因可能通過被動擴散,穿過胎盤和血腦屏障。

        代謝:尚不清楚利多卡因是否能夠在皮膚中代謝。利多卡因在肝臟中可被快速代謝成多種代謝產物, 包括單乙基甘氨酸二甲苯胺(MEGX)和甘氨酸二甲苯胺(GX),其藥理作用與利多卡因類似,但活性低于利多卡因。微量代謝產物2,6-二甲基苯胺的藥理作用未知,但在大鼠中發現有致癌性。本品給藥后,2,6-二甲基苯胺的血藥濃度非常低,可忽略不計。靜脈給藥后,血清中MEGX和GX的濃度分別為利多卡因濃度的11-36%和5-11%。

        排泄:利多卡因及其代謝物經腎臟排泄。少于10%的利多卡因以原形排泄。靜脈給藥時,利多卡因血漿清除半衰期為8 1 - 1 4 9 分鐘(平均107±22 SD;n=15)。全身清除率為0.33-0.90L/min(平均0.64±0.18 SD, n=15)。

         

        【貯藏】遮光,不超過30℃密封保存。
        【包裝】紙/聚乙烯/鋁/聚乙烯藥品包裝用復合袋,4貼/袋。
        【有效期】36個月
        【執行標準】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標準 YBH01302018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80007
        【生產企業】
        企業名稱: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生產地址:北京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榮京東街8號
        郵政編碼:100176
        電話號碼:(010)67880648
        傳真號碼:(010)67860459
        網址:www.alnonlines.com

        一级婬A片试看6O分钟
      2. <dd id="0yyff"></dd>

        <th id="0yyff"><track id="0yyff"></track></th>

        <rp id="0yyff"></rp>
        <dd id="0yyff"></dd>

          
          
          1. <em id="0yyff"></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