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腫瘤耐藥迎來新突破—泰德制藥自主研發一類創新藥TCC1727向FDA提交IND申請
癌癥嚴重影響人類的健康,是人類主要的死亡病因之一,根據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的報告,預計到2030年全球癌癥患者病例將達到2220萬。目前治療癌癥的手段主要有手術治療、放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現有療法雖然在臨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治療效果,但仍存在療效差、預后不良、易產生耐藥性等缺點,特別是腫瘤藥耐藥后將出現無藥可用的臨床空白。腫瘤耐藥已經成為當前腫瘤藥物臨床應用和新藥研發面臨的非常棘手的問題,成為影響腫瘤患者生命周期能否延長的關鍵因素。
針對腫瘤耐藥這一未滿足的臨床亟需,泰德制藥自主研發的抗腫瘤一類創新藥TCC1727已經于2022年12月8日向美國FDA提交了IND申請并獲得受理。TCC1727靶向DNA損傷修復(DDR)通路重要激酶ATR的抑制劑,ATR抑制劑被認為是繼PARP抑制劑后最有希望的合成致死靶點之一,對存在DDR缺陷的腫瘤具有顯著的抗腫瘤活性。TCC1727為廣譜抗腫瘤藥,目前擬開發臨床適應癥包括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卵巢癌、三陰乳腺癌等多個癌種,將重點針對PD-(L)1療法、鉑類化療及PARP抑制劑治療進展或耐藥的癌癥患者群體開展臨床試驗。
“合成致死”是指在腫瘤細胞中,由于一個通路發生突變導致的缺陷,使得腫瘤細胞比正常細胞更依賴另一個互補的通路,因此抑制互補通路就會對腫瘤細胞造成“合成致死”。ATR全稱為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和Rad-3-相關蛋白,是一類蛋白絲氨酸/蘇氨酸家族激酶,是DNA損傷修復通路的核心成員,ATR激酶是臨床多種抗腫瘤療法包括鉑類、吉西他濱及PARP抑制劑等重磅品種耐藥的關鍵因子,由于腫瘤細胞的多種DNA修復通路存在缺陷,因此相對于正常細胞,腫瘤細胞更依賴ATR修復通路并對ATR抑制劑更加敏感。ATR抑制劑憑借選擇性影響腫瘤細胞、而對正常細胞干擾較少的特點,有望成為腫瘤治療中最新的潛力藥物。泰德制藥自主研發的TCC1727可通過抑制ATR功能,干擾DNA損傷修復,使癌細胞DNA損傷后得不到修復而死亡,同時還參與調節腫瘤微環境,現有試驗數據顯示其對多個瘤種具有顯著的抗腫瘤活性。
泰德制藥自主研發的一類新藥TCC1727有望攻克腫瘤耐藥這一難題,并與公司現有的在研腫瘤藥管線形成產品組合,期待著能夠為國內廣大腫瘤患者提供全新選擇!
公司地址: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榮京東街8號
服務熱線:010-67880648
醫學咨詢和不良反應報告
電話:010-67870530(工作日8:30-17:00)
電子郵箱:pv@tidepharm.com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備05013257號
京公網安備110301000319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編號: (京)-非經營性-2014-0076